“这件烦心事终于结束了,我也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当事人张某释怀地说道。近日,安陆市人民法院城区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持续多年的离婚纠纷案件,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顺利完成房屋腾退工作,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
房子里的“两难困局”
时间回溯到两个月前,张某第三次向法院起诉,要求与妻子李某离婚。早在2024年双方当事人的第二次诉讼中,张某和李某对于是否离婚以及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就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李某为了保障小儿子的居住权益,执意要占据分割给张某某高档小区内的一处房屋。因小儿子正在附近小学就读,李某认为:“小孩子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而且这套房子离学校近,方便孩子上下学,贸然搬家会影响孩子学习。”而张某则觉得委屈又无奈:“大部分财产都给了她,如果这房子他们还一直占着不腾退,我连个正常生活的环境都没有了。”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不是简单的判离或者不判离,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是我们处理家事案件必须要考虑的,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因父母离婚对子女的伤害。”承办法官回忆道。考虑到孩子的学业和生活稳定性,在尚未妥善解决其居住问题之前,法院最终驳回了张某的离婚请求。
从 “对峙”到“各退一步”
今年,张某再次起诉至法院,要求与李某离婚,双方争议的焦点依然集中在那套房屋的交付与腾退问题上。承办法官结合前几次调解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再次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调解。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尤其是面对李某时,法官从生活实际、子女成长等多个角度耐心劝说。“在这次的财产分割中,你已经占据了大部分财产,而且为了孩子以后读书和生活考虑,对方也提供了充分的财产保障。如果继续这样争吵下去,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虽然这套房子离学校近,但孩子明年就要读初中了,终究是要适应新环境的。希望你能从大局出发,做出真正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正确选择。”
最终,法官的真诚劝说打动了李某,最终双方同意调解方案,并于6月20日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签字现场,双方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并在案件一直争议的焦点问题上各自作出了让步:等孩子考试结束后,给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腾退,即7月20号前李某主动搬离该套房屋。
从 “陌路”到 “体谅”
为了避免调解沦为“纸上协议”,法官秉持“调立审执”一体化的原则,持续跟进案件的后续情况。在此期间,法官不断帮助李某规划未来的生活,鼓励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同时,还积极联系房屋中介机构,为李某挑选合适的房源,力求在不影响小孩读书生活的前提下,帮助她顺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7月20日前,李某主动搬出了该套房屋,并将房屋钥匙交到了张某手中。
“本来以为这次离婚会闹得不可开交、相互撕扯,没想到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我们能够握手言和,为了孩子都各让一步。真是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啊!”房屋腾退现场,看着干净整洁的房屋,张某感激地对法官说道,这场婚姻纠纷至此真正尘埃落定。
近年来,城区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落实“调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模式,把实质性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司法审判的目标、导向,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坚持把老百姓的难事当成自己的家事,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小案”,推动婚姻家庭类纠纷多元化解、就地解决,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守护万家安宁,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