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四年欠账无指望 一朝调解有着落

时间: 2017-05-22 13:15 点击量: 803

2013年3月,邓某等9人跟随秦某在安陆市烟店镇做木工,秦某共欠邓某等人工钱42339元,经庭审确认,秦某的欠款中,最多的为23400元,最少的是850元,其他的都是几千元不等。为何欠款几百元都不给?为何拖欠欠款达四年之久呢?又为何区区几百元,竟如此执着索要呢?主审法官心里觉得纳闷﹗

经询问,邓某等9人都是安陆市赵棚镇山区的农民,家境比较贫寒,哪怕是几元钱都视如珍宝,多年索要无望,只能求助于法庭。秦某系安陆市接官乡农民,有着木工手艺,经常在外承揽一些活计,遇到工程大的,就召集一些会木工的人一起做工,但其也是接别人给的活,别人不给工钱,他就无法给其他做工的人发工资。这几年,别人一直未与秦某结算,导致一直拖欠邓某等人的工钱,实属无奈﹗

庭审中,秦某大吐自己的苦衷:“不是故意拖欠工钱,而是别人不给钱,无法与邓某等人结账”;邓某等人则据理力争的拼理“他们是秦某找来做工,别的人又不认识,只有找秦某要钱”,双方互不相让,导致法庭调解未成。

这本是一起简单的劳务纠纷案件,事实清楚,证明充足,判决很容易结案。但看着从赵棚镇山区赶到李店法庭参加庭审的9个人,衣着简朴,举止憨厚,个个都流露一种“案件要有一个说法”的渴望眼神,主审法官心动了,当即挽着秦某走进法庭院子专门设置的谈心、交心亭阁,讲明:“双方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劳务关系,相互享有权利并各自负担义务,权利义务关系只约束邓某等人和你,与你所称的别人没有关系,你与别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只能另行解决,各作各说”、“至于你和别人的问题,法庭可以联系提供司法上的帮助”。随即,主审法官要到电话,与秦某所说的第三人沟通,说明秦某的难处和邓某等人的生活不易,取得当事人的理解,也使得秦某有了定心丸,愿意解决邓某等人的工钱,许诺于2017年10月30日前一次性付清邓某等人的工钱。该意见得到邓某等人的一致同意,这起案件也由此真正的案结事了。

邓某等人均系山区农民,朴实、木讷,不善言语,只是不停的双手作揖并激动的说:“四年啦﹗每年要账的艰辛和无望,功夫耽误不少,就是要不到钱,感谢法庭﹗”

一直以来,李店法庭始终牢记“司法为民”的庭训,不仅在法庭建设上作示范,而且在“为民、暖民”上作示范,真正为民办事、办好事,实实在在的将公平正义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中、每一位当事人的身上。

在今后的建设中,李店法庭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庭建设的新思路,从自身特点出发,以创新的思维,着力开展“一法庭、一品牌”活动,打造法庭新特色。拟在经济开发区制定暖企计划,开展送法进企业、服务经济园区建设活动;拟在赵棚镇设立“红色法庭”,开展讲红色故事、树红色情怀、化解革命老区纠纷活动;拟在李店镇建立“旅游法庭”,解决旅游纠纷,倾力服务业旅游健康发展;继续在各辖区定期化巡回审判。每月走访管辖的乡镇,走村落、上田头,司法服务第一线;不断深化法官工作室服务视角,每周专门进行现场接待,宣传法律知识,便时解决纠纷。

法庭建设在路上,司法为民在心上,为打造最美法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