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天王刘德华在某电视台“开讲啦”栏目演讲,谈到成功的话题,他说,“人人都说我刘德华很成功,但也有人说我很失败,比如说某某片子拍得很烂。但不管成功失败,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爱,心中有爱就好。”这句话虽说得云淡风轻, 却恰恰是“风雨之后见彩虹”的人生经验之谈。
别说在刘德华面前,我是彻底的失败者,即使是在周围很多人眼里,我也不是一个成功者。盘点一下这些年来的得失,自觉一无所成,换了不少岗位、做了不少事,但没有一件事令人满意。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所作所为对得起自己的良知,问心无愧,所以,做起事来也就心安理得,至于成败得失也就不太在意,对于他人的毁誉谈赞也不再那么纠结。
有了这种心态,近些年来做起事来也就心无挂碍,写起文章来也是我笔写我心,都是真心的流露,没有装腔作势。这些年来,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300多篇时评杂文,2012年还得过一次全国时评征文一等奖。在别人也许无足挂齿,而我自己觉得算是唯一一件聊以自慰之事。
于是,去年11月,有热心的朋友推荐我参评省作协会员。一想到马上就要当作家了,能叫人不高兴吗?于是,写简历、贴照片、复印刊发的文章样品和目录,忙得不亦乐乎。后来,朋友特意将我的申报材料给省某作协领导看了,这位领导大人也认为不错,只是认为时评不是文艺评论,不在评选范围之列。
后来,我的那位朋友安慰我说,你没有听懂他的“弦外之音”,你岂不懂功夫在诗外得道理?评不评得上还不是人家评委一句话吗?其实,写了这么多时评文章,见了这么多的官场现形记,什么样的“弦外之音”我还听不懂?只是这诗外的功夫我实在不愿意去做罢了。
其实,作家不就是一个名头吗?没有院士头衔的屠呦呦不照样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奖吗?如果把作家头衔当做人生成功的标签的话,我宁愿选择当一个堂堂正正的失败者,至少可以活得心安理得些。
白岩松在他的《当下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文章中说,“中国的很多扭曲和乱象,都与追求面上的成功有关。我们为了实现某种期待,往往不择手段。”我一直认为,目标崇高手段也应该光明正大,否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纵使达到目的也是徒有虚名,夜路走多了迟早会遇到鬼的,最终会身败名裂,得不偿失。
2013年6月,芮成钢采访韩国总统朴槿惠,采访结束后,芮成钢请求朴槿惠合影,并索要签名照。在交谈中,芮成钢为拉拢关系,竟直接称呼朴槿惠为“朴大姐”,这可能引起了朴槿惠的不愉快,直言道:“你很聪明,但要记住,别把国家一词当成个人欲望的道具。”但芮成钢似乎不为所知,面对芮成钢热情不知高低的题词要求,“朴大姐”用汉字写下一行字:“芮成钢,人生在世,只求心安理得就好了”。巧的是,芮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曾经造就你成功的特质,也会让你的城池毁于一旦”。没想到,竟一语成谶。后来,芮成钢因利用央视的平台和手中权力开办公关公司,为个人谋取非法利益,涉嫌严重违法被双规。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固然很好,能让人名利双收,甚至光宗耀祖,但星云大师认为,“成功并不是有钱、有地位,成功最重要是正派、有道德,能够在思想上、学术教化上和行为示范上影响别人,做社会大众的表率。”比如“兼善天下”的慈善家比尔盖茨、曹德旺等富豪,德耀天下,垂范后世。
退一步,如果你不能“兼善天下”,做一个“独善其身”的平凡人不也是很好吗?比如,在家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上慈下孝,让家庭和睦,倒也不失天伦之乐;在单位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员工,把本职工做好,即便事业不那么辉煌,地位不那么显赫,问心无愧就好;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遵纪守法,不给别人麻烦,不给国家添乱,虽然不算成功,但至少心安理得。
如果你有一颗爱心,当一个老人在你面前跌倒,你能毫不犹豫地帮他扶起,当一个乞丐向你乞讨,你能弯下腰来递给他几枚硬币,就能让他一天衣食无忧……
所以, 如果有人一定要我在“做个好人”与成功人士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话,我宁愿做一个问心无愧、心安理得的凡夫俗子,争取做一个有爱心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