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书香法院(一)| 易秋霞:记忆里的味道
——读《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来源: 烟店法庭 时间: 2025-04-25 15:02 点击量: 36

拾一寸光阴,读一本好书。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学习型、书香型法院建设,不断营造崇尚学习、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安陆法院推出“书香法院”读书分享专栏,与大家共同交流读书感悟,激发思想活力,拓展知识视野,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知识与信仰的星火传递。

本期推荐人:烟店人民法庭庭长 易秋霞

分享我喜爱的一本书——《老派少女购物路线》。大家可不要被其书名所误,误以为是一本关于消费或时尚的购物指南。实际上,它是一部以饮食记忆为主线编织的散文集。作者洪爱珠在书中以老市场、老铺子、老食物、老物件为脉络,追忆童年时光,怀念逝去的亲人。正如舒治国为这本书作序所言:所言饮食,亦言人生;所言审美,亦言心灵之修养;所言世态风情,亦言怀亲修爱之旅。

文中几段生活细节的描写,令人动容。在“小厨情物”一篇中,作者叙述了母亲遗留的砂锅,见那砂锅上斑驳痕迹,便生出一种和老队友加班深夜的寂寞温馨之感。作者提及自己不敢养动植物,因为承受不起失去之痛,却愿意养护铁锅,认为经妥善照顾的铁锅或比人长寿,不惧别离。那块使用了三十年的砧板,如同长辈般不可抛弃。

在作者心中,这些器物不仅仅是烹饪的工具,更是情感与记忆的载体,是连接物与人、人与人、过去与现在的纽带,寄托着母亲对女儿的深爱和期望。通过这些器具的使用,作者回忆起与母亲在厨房共度的欢乐时光,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与力量。虽然亲人已逝,但器物犹在,精神永存。

这篇散文的结尾,作者写道:“回想我母女二人最多的相处都在厨房里。我妈径自湮去,我还前路茫茫,然而凭借这批黄铜不锈钢木制陶烧的坚固遗产,至少在崭新的厨房里,将回忆温热,将从前的日子反复记得。”读到这里,“睹物思人”在我心中具体而生动。

后来,作者的母亲罹患癌症,在医院住了好久,夜长昼短,漫长而艰难。作者陪伴母亲逛菜市场,一到市集,浓郁的生活气息便聚拢上来,驱散了心头的阴霾,让人感到扎实的活着。在那段最后的时光,母亲手把手教作者卤肉技艺,从选材到火候,无不认真讲究。简单的食物,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在这篇“孤儿卤肉”中,作者的一段文字感人至深:“有时听闻别人说,想念家里某某从前烧的什么菜,但人没了,菜也一起没了,就心生警惕。我的经验是,若有什么一生持续念想的菜色,赶得及,就应该设法学会。以后长路走远,恐怕前后无人,把一道家常菜反复练熟,随身携带,是自保的手段。逝者唤不回,如果连菜也丢了,味觉以后就再也无处可泊岸。”

读至此,我的视线已模糊,脑海中却浮现出父亲的笑容,无比的清晰。父亲性格内敛、隐忍,生病之后经历化疗、手术折磨,只要身体状况稍好,便会在厨房展现他的厨艺,为我们烹饪佳肴。父亲是烹饪高手,为家人做了一辈子的饭菜。当时只道是寻常。父亲离世后,我特别怀念那饭菜的味道,凭着记忆,尝试着去做,虽是复刻,却依旧暖胃暖心,吃出了幸福的滋味。这份幸福感不仅来自食物的味道,更因为食物中蕴含的深情与爱。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在繁忙而琐碎的日常中,食物不仅为我们带来味蕾的愉悦,更在无形中赋予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韧,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酸甜苦辣,皆是生活的滋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