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居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全屋定制”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因房屋装修引发的诉讼纠纷也是屡见不鲜。近日,安陆市人民法院李店法庭便审理了一起因全屋定制引发的承揽合同纠纷案件,判决装修公司退还消费者部分货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基本案情
2023年11月,王某与某装修公司签订《装修材料购销协议》,约定由该公司为其新房提供全屋定制服务,包括量房、设计、生产施工,并赠送家电灯具等,合同总价11.8万元。
装修过程中,王某发现多处问题,如定制柜材质由多层实木板变更为颗粒板,部分柜体未按图纸施工,承诺赠送的家电品牌不符且未完全交付,额外产生材料运费等。王某认为装修公司存在违约及欺诈行为,协商无果后起诉至法院,要求该装修公司退还未履行合同款项,并索赔违约金等共计十余万元。
法槌敲响时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王某与被告装修公司签订的《装修材料购销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
从协议约定看,原、被告双方对安装房门和赠送电器有书面约定,被告未能按约完成,原告主张退还这两笔款项,法院予以支持,其余口头承诺因无法举证而不予支持。同时,被告未安装卧室房门、定制柜门为颗粒板等行为违反《装修材料购销协议》,构成违约。根据协议约定,被告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原告赔偿协议购货款总额的30%作为违约金,法院予以支持。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退还原告货款12297元,并支付违约金35400元,同时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
全屋定制价格不菲,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可能面临重大财产损失。法官借此案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全屋定制服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审查装修资质。业主在选择装修公司时,一定要仔细查验其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等,选择资质齐全、口碑优良的家装公司;其次,可以在互联网查询相关装修公司是否存在违约、涉诉等问题。
二是签订书面合同。在装修过程中,合同作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必不可少。在订立合同时,需明确施工工期、质量要求、验收标准、装修价格、违约责任等易产生纠纷的重要事项;其次,对合同中的其他变更都应当进行书面确认,避免因施工方随意增项导致装修成本不当增加。
三是保存维权凭证。装修合同履行周期长,事项繁多复杂,因此留存证据至关重要。业主应妥善保管合同原件、支付凭证、施工图纸、微信聊天记录截图等证据,并在施工过程中拍摄现场照片及视频,以便形成完整的维权证据链。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