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 书香法院

书香法院(九)| 于地坛中悟生命
——读《我与地坛》有感

来源: 立案庭 孙文卉 时间: 2025-07-28 10:04 点击量: 1195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穿透书页,照亮了我对生命的思考。这部作品不仅是他与地坛的对话,更是对生命、苦难与爱的深刻探讨。

史铁生笔下的地坛,是一座被岁月尘封的荒芜古园。它褪去了昔日的华丽,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 ,尽显沧桑。但正是在这片荒芜中,史铁生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摇着轮椅,穿梭于地坛的角角落落,看草木生长,观昆虫忙碌,听四季更迭的声音。在与地坛的对话中,他领悟到生命的坚韧与顽强。那些卑微的生命,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努力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它们不问兴衰荣枯,只专注于当下的生长。这种对生命本能的热爱,让史铁生重新审视自己,也让我懂得,无论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困境,都应像地坛里的生灵一样,勇敢地活下去,因为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文中关于苦难、生死的探讨,让我深受触动。史铁生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面对双腿瘫痪的残酷现实,他思考到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于是明白了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同时,他认识到生命是一个过程,死亡只是这个过程的终点,我们无法改变终点的到来,但可以丰富生命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里,去爱、去感受、去创造,让生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史铁生的豁达与释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要活在当下,珍惜现在,我们有着无限可能。

文中的母爱最让我为之动容,它热烈而含蓄。史铁生的母亲,在他最绝望的日子里,默默承受着一切。她担心儿子,却又不敢过多干涉,只能在背后默默地关注与支持。“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即使视力不好,但仍来偌大的院子里悄悄找他好多回,她的爱是深沉而内敛的,是那种宁愿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儿子受到一丝伤害的爱,直至默默付出到生命的尽头,再也无法实现与儿子去北海看花的约定。这份爱,如同永不熄灭的烛火,在史铁生最黑暗的日子里,为他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给予他活下去的力量。这份爱,没有惊天动地的表白,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如温涓细流,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

   读完《我与地坛》,我对生命、苦难有了全新的认识。史铁生的经历让我明白,生活或许充满困苦,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就像地坛,虽历经沧桑,却依然生机勃勃。在未来的日子里,当面对荆棘坎坷时,我会想起铁生,想起他与地坛的故事,从中汲取勇气与力量,去拥抱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