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某周末下午,到河滨公园溜达,放眼望去,一片花的世界:樱花、桃花、紫玉兰……竞相开放,花枝招展,争奇斗艳;石径蜿蜒,曲径通幽,万木争春,花蕊飘香;河滨路一座座高楼直耸蓝天,倒影在府河里,波光潋滟,真是美不胜收。我拿着手机不知从何拍起。情急之下,突然想起一位摄影界朋友的二字真言——“角度”。
对,角度!于是,我一会儿蹲着、一会儿仰着,一会儿侧着,一会儿趴着,不断地调整最佳拍摄角度,在最佳瞬间按下快门,拍下我自认为最满意的画面。虽然不能与专业摄影师水平相比,设备也简陋不堪,一只廉价手机而已,但选起其中最好的8张放在手机QQ里,竟然迎来不少网友点赞:“美”、“真美”。
比如,我在拍摄过程中,发现一颗花树,花团锦簇,迎风摇曳,逗人喜爱。可有一支却“叛逆”地长出很长,与整体的树木很不协调。而单独看这枝“叛逆”的花枝,却“叛逆”得很有特色与味道,像一个调皮的小姑娘,向游人献花逗趣。于是,我有意忽略树干主体,单独拍下了“叛逆”的花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角度,是一切文学艺术的通则。你看画画,一幅山水画,过于平正,则显示不出高山奇特险峻,巍峨挺拔,画家的技巧再高,所画出的画也是平庸之作。角度一变天地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再说,雕塑,维纳斯之美就在缺失了的胳膊上,越是缺,越是美,大而全,反无新意。
一根朽木,在建筑师眼里一文不值,派不上用场,但在高明的雕刻家手里,却能经过一番“匠心独运”的刀砍斧凿、刨根去枝,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创作出一件件登堂入室、叹为观止的艺术精品。哪怕一条健壮的狗,也不堪运载驮运之任,但让其看家护院,则得其所哉,其忠诚善任无法言表,足以让主人放心,古今中外“义犬救主”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让人赞叹不已。
看人看事,又何尝不是一门角度的艺术?
有人问刘邦打下汉室江山的秘诀,刘邦感叹“运筹建策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管理国家,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保证物资和粮食供应,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更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之士,我能够恰当地使用他们,这才是我能够夺取天下的根本道理。”诚哉斯言!刘邦看人角度之精准让人叹为观止,用人的气度令人佩服之至。
假如刘邦如项羽一样多疑,求全责备,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信任,焉能不败?假如刘邦不能扬长避短,将张良、韩信、萧何用错位置,派韩信去管理粮草,张良去带兵打仗,让萧何去当参谋,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最让人叫绝的是齐国的宰相孟尝君的“用人之道”。战国时代,齐国的宰相孟尝君慷慨好客,门下的食客多达三千多人。其中一些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可正是这些被人“看扁”的“鸡鸣狗盗之徒”,显示了他们过人的长处,一门客模仿狗叫声,骗取秦王内看守信任,盗出了那件白色狐皮袍送给秦王的爱妃,让孟尝君得了自由,连夜逃离秦国。在逃亡路上,另一门客在边界的函谷关,学起了公鸡叫骗开了城门,让孟尝君出了关,将主人救出于危难之中。尽管这些“鸡鸣狗盗之徒”并非都是道德君子,但孟尝君扬长避短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确值得今人借鉴。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德国诗人海涅说过这样一句话:尊敬他人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把他的缺点就像他的美德一样仔细认识并揭示出来。对于他人的弱点与缺点,有包容之情与开放之心,有容得下别人胸怀与气度,既能吸纳他人的优点,又容忍他人的缺点。而指出他人的弱点与缺点,则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应从善意的角度出发,坦诚地指出其不足,让其短处变长,长处更长。
由此,笔者想到供职的安陆市法院审判团队的成功组建,尽管在民意测验过程中,有的人满意度不高,但大家既能高高兴兴地选择自己满意的合作伙伴,也能以博大的气魄与宽广的胸襟,以独特的视角,将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但能力突出的法官推荐、吸纳到适合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没有让一个人组合掉。笔者相信,这些法官自身价值一旦得到同事的认可,得到社会的认同,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与潜在能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发挥出来。
选准角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
谨以此文献给司法改革中的法官团队。
(作者安陆法院 杨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