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以上世纪20年代北平城南为背景,它通过主人公“小英子”的视角,描绘了童年的旧事和人物,带我们回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北平城南的烟火里,就像自己也跟着英子坐在胡同口的石阶上,看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
这部小说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细腻的笔触,串联起五个独立又相连的故事,充满了温情与感伤,惠安馆里疯癫的秀贞与离散的女儿妞儿、偷东西供弟弟上学的“小偷”、家境贫寒却爱花的兰姨娘、命运多舛的奶妈宋妈,以及英子父亲的离世。
读《城南旧事》,最动人的是那份孩子的纯真视角,小孩子还没有接触大人的生存不易、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时局的动荡不安,在她的世界里,不管是墙根下的骆驼队、院子里的石榴花,还是课本里的朗诵诗词、胡同里的叫卖声,那些陈旧的、细碎的童年旧事,那些在英子生命里匆匆来去的人,都带着温柔与怅惘。
小英子的眼睛是干净的,她不懂大人们的复杂,她看疯女人秀贞,看到的不是旁人的指指点点,而是一个母亲的眼泪。她看小偷,看到的不是他的过错,而是他对弟弟的牵挂。成年人世界里的“是非”,在她眼里变成了“苦衷”。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时光一去不复返,成长终究是场“目送”,秀贞带着妞儿消失在雨夜,小偷被警察带走时回头的眼神,宋妈跨上驴背时的背影,最后父亲的花儿也落了……英子在一次次告别中长大,就像我们每个人,慢慢学会接受生命里的“失去”。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城南”。那片土地或许不是北京的胡同,却有属于自己的老槐树、旧石阶,有喊你回家吃饭的吆喝,有藏在口袋里舍不得吃的糖。童年就像英子眼里的骆驼队,来时叮咚作响,去时悄无声息,我们追着它跑过街角,却终究在某个黄昏发现,它早已走出了视线。可那些细碎的温暖从不会真的消失,它们会变成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底色,让我们在后来的日子里,哪怕遇到风雨,也能想起曾有那样纯粹的光,照亮过懵懂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