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一次化解11名农民工烦“薪”事

来源: 巡店法庭 龙凤玲、综合办 时间: 2025-07-09 12:27 点击量: 39

 

“法官,我们等不起了!包工头跑了,血汗钱没了着落!今年5月,11名满脸风霜的农民工从武汉新洲区直奔安陆市人民法院巡店法庭,声音沙哑而焦急172642——这是他们起早贪黑贴砖真来的劳务报酬,却被包工头黎某某卷走。“那可是孩子的学费,一家人的生活费啊!”领头的老陈攥着工时单,指节发白。

时间回20236月酷暑难耐。老陈带着10名老乡,跟着包工头黎某某在某工程项目里干着室内贴砖的活计2023年8月,项目顺利完工验收。然而,直到2025年1月,发包方、分包方早已按约将工程款打给了包工头,黎某某却揣着钱“人间蒸发”。“我们打了市长热线,跑遍劳动部门,连他的人影都摸不着!”老陈语气愤懑。

当农民工带着最后希望走进巡店法庭时,法官翻看卷宗,眉头渐渐皱紧:务工事实清楚,但没有书面欠条,被告失联,证据链薄弱,若按常规缺席判决,农民工很可能败诉。“必须要将黎某某挖出来!”法官暗下决心。但难题接踵而至,电话不接、信息不回,调解无门

只要被告肯露面,调解就有希望,这是对农民工最有利的解决方案。”法官没放弃他算准黎某某可能会在休息时间才会接听电话。于是,法官便利用午休和晚上住庭值班的时机“错峰联络法”连轴转:办公室电话打不通,就换私人手机;电话没人接,就发短信释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开庭当日,电话那头终于传来黎某某含糊的声音。法官乘胜追击:“欠薪不是小事,你现在不出面处理,法院依法判了最终还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趁现在,咱们一起把这事好好协商解决。”经过连番攻心,黎某某最终同意视频到庭参加。

调解现场火药味十足。“我只认老陈一个人的账!”视频中的黎某某梗着脖子嚷嚷。其他农民工顿时炸了锅:“我们贴的砖是假的?”“孩子学费就指着这笔钱!”眼看场面失控,法官将情绪激动的农民工拉到一边耐心安抚,“大伙儿的苦我都懂,今天法庭一定会帮你们讨个公道。”随后,他转向视频中的黎某某,语气严肃:“欠薪不还,闹到强制执行那一步,不仅影响你今后接工程,连出行都受限制,你想想这划得来吗?”

见黎某某眼神闪烁,法官趁势让老陈带着工友们当场还原做工细节、核对工时记录、核算欠薪金额。一笔笔对账下来,黎某某态度逐渐缓和,最终认可下欠劳务报酬11万元,承诺2025年12月30日前全部支付。

“本来以为要等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结果!”老陈紧握着调解书,长舒一口气,“当初是我带着老乡们出来干活的,现在总算能给他们一个交代了。”

正是法官多想一步、多试几次的坚持,才让这起劳务纠纷得到快速、圆满地解决。立足辖区人力资源丰富、务工人员众多的特点,巡店法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审判庭”的专业优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通过“送法进工地”“法治夜校”等具体举措,切实提升农民工维权意识,让“劳有所得、干有所值”的美好愿景在这片土地上逐渐成为现实。